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9 20:2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能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3、体会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快乐,体会数学学习中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步骤。

教学难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流程:

一:情境诱导:一件商品x元,买50件这样的商品总共花了350元,则可得一元一次方程为:。若买50件这样的商品总花费不高于350元,则可得到怎样的式子?(师问: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后面的这个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么这样的式子你能给起个名子吗?好,这就是咱们今天要研究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122——123页,并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了解学情,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附:自学提纲

1、什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有什么特征?你能举两个例子说明吗?

2、一般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采取与,就可以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课本上例1中

1)题解答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2)题又有哪几个步骤,由此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吗?

4.议一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展示归纳

1.抽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老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强调;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强调定义和步骤,提请注意不等式两端乘除负数不等号反向。

四、变式练习:

1题口答,不仅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理由;

2、3题逐题出示,学生先做,教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了解学情,然后抽有问题的学生展示,学生说,老师板书,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老师进行必要的强调。

1、下列不等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1)4<5.1(2)5x+3<0(5)x>5

2、课本124页1题(1)(2)(3)(4)3、课本124页2题,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哪些?你认为有哪些重点要强调,哪些易错点应注意?六:作业:七:课后延伸:生活中的不等式应用很多,有时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困难,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

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

2.学生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用数轴表示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会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实际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复习和对不等式性质的利用,导入对解不等式的讨论。

3.学生体会通过综合利用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

4.学生将文字表达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巩固,将本节和上节内容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件第3张)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比较和转化思想。

2.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树立辩证统一思想。

3.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集体的作用,培养其集体合作的精神。

4.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体会不等式解集的奇异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阶梯步骤,并能准确求出解集。

3.能将文字叙述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完成对应用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突破:

教材中没有给出解法的一般步骤,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研究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从而锻炼他们活跃的思维。

四、教 具: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新课

1. 给出方程:(x+4)/3=(3x-1)/2,抽学生演算。(注意步骤)

2.学生回忆不等式的性质,并说出解不等式的关键在哪里。

3. 让学生举一些不等式的例子。在学生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后,据情况点评。

4. 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解简单不等式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1.学生练习,并说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认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等式的性质,说出解不等式的关键在于将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出示课件第2页)

3.举出不等式的例子,从中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4.明确本课目标,进入对新课的学习。

1. 复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2.让学生回顾性质,以加强对性质的理解、掌握。

3.运用类比思维

4.自然过度,出示课件第3、4张

(二)、新授: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 学生观察课本第61页例3 ,教师说明:解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步骤。

2. 分析学生的解答,提醒学生在解不等式中常见的错误:不等式两边同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3. 激励学生完成对(2) ……此处隐藏16323个字……一家比较省钱?

(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是一个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解这类问题,一般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分别计算结果,再比较、择优。本题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分析题中相关条件,找到不等关系。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求差值比较大小”这一方式,使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之间大小的方式;同时体会到分类考虑问题的思考方式) 观察探讨,实际操作

选定了旅行社以后,咱们要去购物了,正好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在举行优惠打折活动

问题2: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 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我们选择商店购物才获得更大优惠? 分析: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手呢? 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 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后。 启发提问:我们是否应分情况考虑?可以怎样分情况呢?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

关键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分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实际作用。

小结: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实际问题 从关键语句中找条件

符号表达

1、 根据设置恰当的未知数

2、用代数式表示各过程量

3、寻找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解不等式 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

(本环节我设置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互相补充,最后总结。学生会体会到本节课我们不仅仅是解了如何分析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也尝试了利用分类的方法考虑问题,同时还学到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大小的方法:求差比较法。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的总结方式。) 预留悬念 要出游旅行,目的地的天气情况也是我们很关注的问题,下节课咱们再一起看看杜氏旅游渡假村所在地的天气如何,大家可以自己先去查查相关的资料。

(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打下了伏笔,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小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下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求差比较两个量的大小”的方法,和分类考虑问题的探究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呈现出来,给学生以亲切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合作、努力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 组织形式:

本节课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操作与探索、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去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积极思考,并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这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的讲解本领,而在于调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以及激起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的艺术高低。

3、 学习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改变了过去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4、 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的是学生思考。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在学生了解了一些不等式(组)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学习不等式的有关内容。

2.过程与方法:以问题方式代替例题,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式,利用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关系;

3.情态与价值: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状况及理解程度,注重问题情境、实际背景的的设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难点: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三)教学设想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设点A与平面的距离为d,B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则d≤。

问题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根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xx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

分析:若杂志的定价为x元,则销售的总收入为万元。那么不等关系“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20

问题3: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的`钢管截成500mm和600mm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

分析:假设截得500mm的钢管x根,截得600mm的钢管y根..

根据题意,应有如下的不等关系:

(1)解得两种钢管的总长度不能超过4000mm;

(2)截得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数量的3倍;

(3)解得两钟钢管的数量都不能为负。

由以上不等关系,可得不等式组:

[练习]第82页,第1、2题。

[知识拓展]

设问:等式性质中: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不等式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

从实数的基本性质出发,可以证明下列常用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证明:

例1讲解(第82页)

[练习]第82页,第3题。

[思考]:利用以上基本性质,证明不等式的下列性质:

[小结]:1.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利用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关系;

[作业]:习题3.1(第83页):(A组)4、5;(B组)2.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