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解方程》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方程》的教学反思1五年级上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一直困扰着老师们,因为类似a-x=b的方程,则比较麻烦,因此许多老师就避开等式的性质,转而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这样以来势必会削弱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我教学中是这样做的:第一节课时教学学习等式的性质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书写上要求学生按这样的格式书写如:
x+100=250
解:x-100+100-100=250-100
X=150
强调我们解方程的根据是等式的性质,即把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100,等式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教学时,引入类似a-x=b的方程,例如10.5-x=7.5这样的方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方程我们如何解呢?有的学生想到了运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即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也有一部分同学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先将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x,,即10.5-x+x=7.5+x:方程变成了x+7.5=10.5,再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7.5,求出x的值;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在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时,方程左边加一个数又减一这个数,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在书写时,可以省略不写,如:15+x=85,15+x-15=85-15,左边可以将加15和减15省略不写,学生很快学会了这种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我们所学习的加减法方程的样式及解法可以归纳如下:
x+a=b
x=b-a(根据:把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a,等式仍然成立;
或者是想: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x-a=b
x=b+a(根据:把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a,等式仍然成立;
或者想:被减数=减数+差)
a-x=b
x=a-b(根据:把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x,再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b等式仍然成立;或者想:减数=被减数-差)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我班学生对于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或是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都能运用自如,并能在后面学习了乘除法的方程后能够自觉进行整理,概括方程的样式和解方程的根据,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解方程》的教学反思2今天,上了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一课,我就本节课的得与失做一下反思。
一、课程分析
方程是五年级学生接触的一种新的知识内容,在建立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节课内容,方程是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程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一种重要工具,日后初中、高中时时刻刻离不开方程。所以,我对本单元内容很重视,也给学生讲述其重要性,重点还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使用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优势。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节内容,在学习了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解简单的方程。因此,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
2、能根据具体情境,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简单的方程。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解方程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复习刚刚学过的等式的性质,学生举例说明。
2、交流解疑。先对子交流、小组交流,解决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同时整理出小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3、展示交流。学生代表1展示问题1的解决方法,学生提问、补充。这里使学生理解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方程的方法、检验的方法。学生代表2展示问题2的解决方法,再次理解以上问题。
4、理解新概念。观察两个解方程的式子,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对比理解方程的解是结果,解方程是过程。
5、巩固训练、强调细节。学生自主完成试一试两题,出错时让学生指正。若未出错,强调注意写“解”、等号对齐等细节。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习目标的制定与出示。上课之前只给学生说了我们本节课要利用等式基本性质来解方程,目标不具体。我们应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可以在给学生预习时,给学生以问题的形式出示给学生。一次本节课学习目标应为:
(1)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2)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3)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旧知复习时间过长。学生复习等式性质时,举例出现问题,浪费了许多时间,造成了前松后紧的局面。应该简单复习,或让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发现旧知,复习旧知。
3、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现在我班的小组合作还不扎实,或者说实效性不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合作、如何交流。可以说是有形无实,接下来要再次培训组长,让组长有组织、带领小组同学有效合作。同时,训练其他同学如何参与,交流什么。使小组合作更具实效性。
四、教学思考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在求疑尝试的主体学习方法下,应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上课模式或者方法。我一直在想数学四大模块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图形问题注重操作、可能性问题注重游戏体验等。
2、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我的班级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班级,这里的活跃其实只是课堂上七、八个积极同学的表现,这种现象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同学没有参与、只是听众,没有参与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地学数学何来成效。所以最近一直在关注大号同学的表现,教师关注会使他们获得自信,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学习也自然有动力。举个我们班的例子:上《认识方程》一课时,因为较简单,整节课我一直在关注3、4号同学的表现,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结果课后我发现3、4号同学的作业有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个别4号同学比组长写的都要好。也就是欣赏、关注的成果。
以上两个问题有待我们一起思考,请各位领导、战友多提宝贵意见!
《解方程》的教学反思3解方程的内容主要是在五年级就学过的,但六年级上期仍然出现了解方程的内容,说明了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具体的解方程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反馈,总的说来,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出了12个题,全对的占少数,一般要错四个左右。下来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几个主要错误:
1 马虎。体现在抄题抄错,全班64人有6个抄错了题。
2 较复杂点的解方程,思路混乱,不知道把哪一部分看作“整体”。 3 过于依赖计算器,对于除不尽的笔 ……此处隐藏6962个字……上去拨开学生心中为何要设单位“1”的量为未知数的那团云。正好借助这节课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很好的解决这个困惑。
案例描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
教材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美术组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学生能很快根据题目条件进行相关的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前期准备,经历这这两步后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可以很快确定用方程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故意提出:这里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都是未知的,那么你们觉得怎样设未知数比较合理呢?学生在底下开始异口同声地回答设单位“1”的量也就是男生人数为未知数比较合理。设美术组有男生X人,女生就有80%X人。那么根据等量关系式:男人人数+女生人数=36学生很自然地列出方程
X+80%X=36。就在大家十分“得意”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发表了自己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把女生人数设为X。”刚开始很多同学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以前做这类问题不都是将男生人数(单位“1”)设为未知数X的吗?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就让他说说他是怎么想的。他是这么说的:设女生人数是X人,男生人数是X÷80%人,根据等量关系式:男人人数+女生人数=36列出方程:X+X÷80%=36。听完他精彩的发言,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
仔细回想这个聪明男孩的问题,原来数学真的需要动脑。这个问题在学习分数除法之前教材是一直在回避的,到了这里我灵机一动将题目改成:教材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美术组男生、女生各多少人?那你觉得这个问题我们以前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一份数男生人数设为X人,女生有2X人,方程:X+2X=36。那如果一定要把女生人数设为X人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列出:X+X÷2=36,这个方程没有学习分数除法之前学生是没有办法解出来的,可能这就是教材一直回避的重要原因吧。但是学生学习了分数除法,理解了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之后凭借自己的理解列出超乎常规的方程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经过这两个问题的对比,学生明白了设未知量也是很重要的。课上到这里,并不是去推翻学生已有的经验,而是让学生有这样一种意识:数学很多时候不是一种硬性规定,遇到这类问题只能设单位“1”的量为未知数。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比较了这两个方程:X+80%X=36、X+X÷80%=36哪一个解起来不较容易?学生通过计算终于明白:X+80%X=36方程的优越性,于是又回到了: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都是未知的,那么你们觉得怎样设未知数比较合理呢?通过这样的对比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了:设男生人有X人(单位“1”的量为未知数的)合理性,不仅仅能很快表示出女生80%X人,而且X+80%X=36是学生熟悉的形如:aX+bX=c(这里a,b,c已知),而X+X÷80%=36这个方程不是学生熟悉的类型,是需要学生根据除法将它转化为aX+bX=c,这一步转化至关重要。经过上述的两次对比学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设未知量的时候一般要把单位“1”的量设为未知数了。有了这样的深刻的体验,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就十分自然,心中的困惑可能就会烟消云散。
《解方程》的教学反思1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教学中我先利用演示了天平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天平任然保持平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平保持平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1,让学生列出方程x+3=9,用演示x+3个方块=9个方块,提问:“如果要称出x有多少块,改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只要将天平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天平仍平衡,得到一个x相当于6个方块,从而得到x=6。你能把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大部分学生快速的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于是我问: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它数呢?
学生沉默,终于有两双小手举起来了,“为了得到一个x得多少”,我又强调了一遍,我们的目标是求一个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余的3减去。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除以或乘上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在做练习时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只有个别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在讲授“解方程”定义概念时,我主要从教材思想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采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的过程叫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教学反思13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解方程(二)》教学反思。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原来教学由于我个人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等式”与由等式引申出来的规律,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计算,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在这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教学反思《《解方程(二)》教学反思》。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
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验证猜想时,应从一个一个具体的等式抽象到未知的等式,学生容易接受,而我是直接用抽象的等式验证的,学生不太容易接受。还有在解方程时,算理讲得不太清楚,学生在解方程时,有部分学困生学起来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上出优质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