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9 18:15:08
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1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荷叶之美,感受趣味盅然的课文内容,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积累语言材料,并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以下两方面是本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一、 个性朗读,自主体验,读中理解,读中领悟。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整节课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在读中积累语言,并培养语感。

二、 注意语言内容,更注意语言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四种小动物充满欣喜地将荷花当成自己喜爱的东西是本课的内容所在,也是学生注意力聚焦点;而“荷花是......”的比喻句式和重复结构是本课最显著的语言形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我以内容为凭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知道“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出示语言形式,引导小朋友根据句式提示,仿说仿写文段,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从学生的作品来看,语言稚嫩,也叫粗糙,可也有不少鲜活的灵感之花,不时给人带来惊喜。

这一节课学生全情投入,学得有滋有味,这实在让我欣喜,可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值得好好反思。如:

(1)自己深知范读的重要性,可由于自己的不自信,不敢师范,这对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2)自己精心设计了阅读连接,给学生带来相关的美文,可由于时间不够,只上学生听了一遍,颇有一中浅尝截止之感,如果能多给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品味的时间,也许效果会更好。

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2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通过对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语言展现了夏天的美以及荷叶带给她们的便利好处。课文生动有趣,充满童真,在欢快的童话故事里,学习到了知识。让他们感受到了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激趣导入,用荷叶图片抓住孩子注意力,在课题中带拼音讲生字,图片与粉笔字结合,补充课题,板书简洁清晰。

识字方面,归类的方法有谜语识字、生活识字。结构识字、动作识字、实物图片识字、和月字旁拓展。方法多样,孩子更喜欢。

指导朗读时,用图文结合的板书引导孩子背诵,用快乐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感染孩子,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喜爱美丽的荷叶。

写字上,机和朵对比教学,让学生直观的发现两个字相似部分的区别。第一时间发现容易犯的错误,今儿不免发生错误的现象。

问题方面,时间拿捏得不好,导致后半部分仓促结束,剩余一点时间。语速过快是我的老毛病,必须改正,希望自己能像小燕子一样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3

《荷叶圆圆》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及想象能力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在教学时我主要想通过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到荷塘的美,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通过洋溢在课文里的童真、童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把这种情感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夏天是美丽多彩的,孩子们是欢乐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身在北方的孩子因为地域的局限大多没有亲见荷叶及荷花;所以在课前我找到了有关的课件,制作字卡也做成荷叶的形状让孩子们对荷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总观本节课我主要侧重对孩子三方面能力的培养: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做到有感情朗读。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由于本课篇幅较短部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已基本熟读能背了,所以课上着重练习孩子的有感情朗读,想让孩子们读出感情就得让他们走进文本,理解文意。喜欢文中的角色,我以动画的形式播放了课文朗读。从他们聚精会神的表情上我知道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这篇课文;然后让他们模仿电脑老师的语气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把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此时孩子们已经有了表现读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展示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表演读、抓关键词读等环节中。

其次,培养学生想象及表达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是’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或者“荷叶是其它小动物的什么?”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在此环节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有的学生不能说完整话,如提问:“荷叶是小蜻蜓的什么?”“停机坪”。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课文积累词语及古诗。

荷叶舒展着、荷花盛开着。流传至今有关荷花的古诗词很多,例如《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把这些相关的古诗词放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更易孩子的理解和记忆。《语文标准》中也提到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一要求,而且规定了中小学生必备的古诗词 ……此处隐藏7794个字……>

2、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荷叶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基本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工具性体现得更充分一些。因为我认为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背后的人文性。因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低年级教学中应该更偏重工具性,基于此,我是这样设计第二课时的。

一、复习导入,识字写字

在三点目标中并没有单独提到识字写字的目标,但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我还是带学生复习了“荷叶”这两个字,还复习了“圆”字的写法。

另外在后面教学中,板书中出现的本课要认的生字,我只是提醒学生注意其偏旁,如“摇篮”一词和“蹲”字。原因就是识字、写字不是本课时的具体目标。如果本课时教学中还强调二类字的复习和一类字的写法,那本课时的三点目标就很难完成了。

二、叠词学习,发现特点

第一自然段短短八个字有两个叠词:圆圆的、绿绿的。这个自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叠词的美。通过欣赏荷叶、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来发现语言特点,再朗读感受。

三、理解语言、感受快乐

这是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学习,需要完成第二点目标“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意思”和“第三点目标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畅言系统配的图片不太好,我为每个自然段各精选了两幅图片,其中第一幅就是帮助理解“摇篮”等四个词的,第二幅是帮助学生感受小水珠们的舒适、快乐和大自然的美好。在教学中我侧重让孩子们感受小水珠们的快乐,然后说出、读出、唱出它的快乐。在此过程相机引导、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快乐和美好。

四、体会语言,朗读背诵

认识了荷叶的四个好朋友,以“你最喜欢哪个好朋友”为问题请学生读一读、说说理由,这既是个性化的朗读,还有语言的训练。接着要求对着白板加上动作来读,学生思考设计动作的过程也是再次理解“躺、立、蹲、游”等动词的过程。然后请学生上台戴着头饰一边背诵一边表演,通过表演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语言训练,由扶到放

这么美的课文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材料。儿童的思维天马行空,荷叶是什么,答案有千百种。为了让语言训练更有实效性,我设计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一开始出示了小雨点、小蝴蝶的图片,出示了一处填空的补充句子,在说话后面跟上表示动作的短语,为的是对说话内容进行限制,同时降低学生说话的难度。学生在回答荷叶是什么的时候,必须考虑小蝴蝶和小雨点的状态。

接着出示了那张躺在荷叶上休息的小青蛙图片。这幅图比较有趣,还能和书中的青蛙进行对比,我提供了三处填空的补充句子。因为图片有趣,虽提高了难度,学生说来却不困难。最后让学生用四个填空的句式自由想象说话:荷叶还有哪些好朋友?它们和荷叶玩得快乐吗?

上述五个教学步骤中,都体现了工具性,特别是第二步叠词学习和第五步语言训练体现得很明显。而人文性只在第三步理解语言、感受快乐这个部分体现较明显。这个部分预计了20分钟时间是否不够学生较好地理解、感受小水珠们的快乐,从而感受夏天的快乐和美好?这也是我写完设计后的一个疑问。

上完了课,感觉,果然如此。我就应该反思原因何在?仔细想想:主要问题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而不是在课堂调控中。

一、关于取舍和时间

教学设计中又该如何增删或简化?是否我想要的太多?既要学生理解好课文,能加上动作来背诵,又要学生发现语言特点、在训练中学会运用?若如此,又该如何取舍?从时间的预计和安排来看,我曾说过一堂课预设只能有37—38分钟,必须留2—3分钟机动时间,但这堂课我安排的内容算来算去还是有40分钟。实际上拖堂了两分钟,看起来还是预设得太满、太多的原因吧?满了就必须要舍掉一些。最应该舍的环节是哪一个呢?舍去一些环节后是否还能很好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想了很久,我觉得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舍去第四步体会语言、朗读背诵;第二种是舍去第五步语言训练、由扶到放;第三种就是把第四步精简整合到第三步中;第四种是重新分解两课时的教学目标。

考虑再三,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方法:舍去第五步。只是略显遗憾的是这样的话,本课时的工具性体现得就不够充分了。

二、关于两课时的教学目标分解

我们在办公室闲聊经常说到一课要上好、学生掌握扎实的话,可能需要三至四课时,而正常安排的教学时间只有两课时。有限的两课时能否通过合理安排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从这节研修课来看,有点难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要认的字,再读课文,学习要写的字,时间也很仓促。

上周评课时段主任提到是否该把写字教学穿插到本课中,让学生读读、写写,学得更轻松?我以为这可能影响这课时的完整性。

三、关于评价语言和肢体语言

我的评价语言一开始还比较丰富、适度,可能后来感到时间仓促,就变简单了。或许我在评价的同时在思考下一个环节,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的评价语言本就单调。吴传华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以前的课堂上,我准备不够充分时,经常一手拿书,一手拿粉笔。这节课大部分时间放下了书本,我试图通过肢体语言和更有趣的教学语言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课堂上看,表现还算好吧。

四、关于教学主线

在第三个环节,我让孩子们说说小水珠们的快乐,再读出它们的快乐,唱出小青蛙的快乐,在第四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加上动作演出它们的快乐,在第五个环节写出它们的快乐。我试图以说出、读出、唱出、演出、写出快乐作为一条暗的教学主线,以副板书呈现。仔细想来,过于勉强,收效甚微,只应略微提到即可。

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13

在这节课中,我和学生的配合相当默契,这是让我感到欣慰的。下面就授课的内容谈几点自己思考:

第一,在开课之初,引导学生复习了生字,不仅形式新颖,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其中(因为我的目光始终在环视他们,使每个人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同时注意了字、词的衔接、积累。

第二,注重了平时的学习习惯培养。例如学习用具的摆放;朗读的姿势和写字的姿势,以及握笔要求的“凤眼”,还有书空的练习,这都是平时训练的点滴积累。

第三,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帮助孩子们很快地掌握课文内容,并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朗读。课外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不仅欣赏了图片,而且积累了一些词语,知识含量较高。

在授课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首先,我忽略了课题的体现,识字的教学没有贯穿于始终,课堂结构侧重于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其次,指导朗读不到位,朗读环节没有很好的作到环环相扣,例如,复述环节如果放到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之后再进行,效果应该会更好。再次,如果小伙伴以及他们的动作这一部分能够采用板贴的形式,不仅对课文内容是一个巩固,而且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会被充分调动,效果会优于课件出示。

《一年级《荷叶圆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