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9-19 08:51:14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四篇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新的《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小火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尝试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基础--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小火箭及发射器人手一个;记录表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体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让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欢哪一个方法?

3、幼儿再次探索、游戏。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2、把瓶盖盖起来

现在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1、请两位幼儿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请幼儿操作,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填写好记录表。

3、小结:拍瓶子力气用得大,火箭飞得高;力气小,火箭也就飞得低。

活动反思:

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部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想象、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有策略、有规划地解决问题,在规定的材料内,尽可能多的探索不直接用手运球的方法。

2.幼儿尝试运用简单符号“√”或“×”填写记录卡,培养幼儿有计划地完成实验。

3.提高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乒乓球、记录卡、纸杯、铅丝、铅笔、吸管、橡皮泥、报纸。

活动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实验设想提出问题

1.出示乒乓球,提出问题:怎样不移动篮子又不直接用手碰到乒乓球,把球从这个篮子运到另一个篮子里呢?想想可以请什么东西来帮忙呢?

幼1:可以用嘴巴咬。

幼2:可以用杯子舀过去。

幼3:可以用勺子。

(评析:导入环节简单明了,提出问题,并进一步问:可以请什么东西帮忙,引导幼儿在不直接用手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工具。唤起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他们很自然地想到了除了可以利用身体的其他部分,还可以借助其他辅助工具。)

2.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材料: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觉得它们可以用来运球吗?

幼儿:我觉得有些行,有些不行。

(评析:出示记录卡的时候,可结合实物一起出示,这样可给幼儿一个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的操作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在“我的猜想”一栏。

教师简单说明记录要求:如果你觉得可以,请在材料旁边一栏打上“√”;如果觉得不行,请打上“×”。

(评析:记录的形式帮助了幼儿汇总自己的思维方法,这对幼儿科学的素养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单独记录的形式接触还较少,因此在记录前,需要教师作出简要说明,并作适当示范。)

4.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师:你觉得哪些材料可以运球,哪些不可以呢?

幼1:我觉得纸杯行,其余的不行。

幼2:我觉得纸杯、吸管、橡皮泥可以,别的'材料不可以。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猜测,可以说,幼儿的经验各不相同,预想的运球方法也是各不相同,幼儿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猜想的科学态度尽情发挥。)

(二)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动手实验操作。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结果一栏记录。

教师说明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谁的猜想是对的呢?我们只有自己去实验一下,带上你们的记录卡,可以先根据记录表上的材料去找一找,试一试,如果你找的材料可以运球,请在实验结果一栏打上“√”;如果不行,就打“×”。

(评析:教师再次提出记录要求,是对幼儿实验之前的一个提醒,这样幼儿就能带着目标去操作。避免了幼儿的兴趣点快速转移到操作活动上,而将操作记录遗忘的情况发生。)

2.教师适时指导幼儿实验,并提醒幼儿:实验完的材料及时放回原处,再选择别的材料,并强调不能直接用手碰球。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工具,他们大胆地探索着,手脑并用,小心地尝试着一个又一个方法运球的方法,思维异常活跃。)

3.实验结束,幼儿整理实验材料。

4.交流实验情况。

(1)幼儿与客人老师或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2)集体交流,教师提问:你用了哪些材料?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评析: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自己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并上台演示操作方法,更加体现了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自主性。)

(3)总结幼儿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请其他幼儿帮助解决。

师:这个小朋友觉得铅丝不能用来运球,你能来帮助他吗?

幼儿:可以先把铅丝卷一卷,做成勺子的形状就可以了。

(评析:能力强的幼儿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又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广。)

(4)引导幼儿发现

A:同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操作方法。

B:两个材料可协作运球。

C: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运球。

(三)观看图片,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1.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拓展幼儿思维。

(1) 师:在我们生活中,科学家们发明了许多不直接用手运东西的工具。

(2)依次出示簸箕、推车、铲车、吊车等图片。

师:这些工具是怎样运东西的呢?

幼1:有了簸箕,很容易就把垃圾装进去了。

幼2:把小宝宝放在车子里,妈妈推着就能带他出去玩了。

幼3:工人叔叔只要在车里操作按纽,就能挖泥土了。

幼4:大吊车的手能抓起很重的东西。

(评析:从科学小实验,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幼儿对不直接用手就能运东西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2.谈话,初步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教师:因为有了那么多不直接用手就能运东西的工具,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了,小朋友们只要认真学本领,相信你们长大后会发明更多能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工具。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更多的运球方法。(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陈季梅)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请幼儿自由回答。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四、活动结束:教师简单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初步探索皮球中气的多少与弹力之间的关系,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过程。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对周围生活中的常见科学现象有兴趣

3.乐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实验。

准备

1.皮球人手一个,但有的气足、有的气稍少、有的几乎没气。

2.气泵、打气嘴若干。

过程

1.拍球比赛,引导幼儿发现

教师:今天我们进行拍球比赛,请大家选一个皮球站好做好准备。

幼儿自选皮球,教师观察幼儿挑选皮球的行为,如有的幼儿会用手压一压,有的会和同伴争抢气足的球等。

提问:刚才选球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手压一压?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球好拍?

拍球比赛。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刚才你拍了几个球?为什么我们都会拍球了,有的人拍得多,有的人拍得少呢?

2.幼儿再次拍球,体验球中气的多少与弹力之间的关系。

教师:请小朋友们再拍拍球,这次要将每种球都试试,

儿感受气流吹拂面庞的感觉。

提问:皮球里有气吗?

实验:将气足的'和气少皮球放在同一高度落下并进行观察。

小结:气足的球容易弹起来。

建议

教学变式:如果实验条件不允许,可以5-6人为一组,分别试验不同的方法。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幼儿遇到要让热水变冷的情况,教师可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的经验解决困难。

领域渗透:本活动中,涉及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幼儿学习测量温度,认识温度计上数字大小和温度高低的关系。如水变冷了,温度有什么变化?水温表上的数字有什么变化?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